学校新闻
2013年3月,李明进离开阿尔卡特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从一名外企的高级工程师转型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在阿尔卡特研发部门供职多年的李明进,在应用软件开发、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既有企业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高校的教学研发能力,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正是成都学院所一直追求的。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面对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李明进认为,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详细地讲解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概念。学生只需要专心听讲,认真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一过程表面看来似乎教师、学生皆大欢喜,但实际上缺少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脱离了现实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此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活用,学生在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对教师来说,生活的一半都在课堂,课堂不仅仅是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展示个性风采的舞台,是思想碰撞产生智慧的摇篮。总是面对简单枯燥一成不变的课堂,不仅学生难受,教师自己也是十分痛苦,所以调整策略、改变课堂,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Linux操作系统,是李明进讲授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他曾在阿尔卡特的主要研发领域。Linux作为一个社区的开源的领先的操作系统,在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等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掌握Linux,对于学生的就业大有好处。但是它本身包含的知识点多,而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所以学习过程不仅漫长,更是枯燥。
如何让枯燥无味的系统开发学习变得有吸引力?在李明进看来,融入企业的管理元素,提升学生兴趣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掌握兴趣之源才是引导兴趣更好的方法。有了对学科的兴趣,学习就有了精神的保障。兴趣对于学习、择业乃至事业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按照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李明进把课堂教学的外延向前后两边延伸,即把课堂教学过程扩展成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三个部分,让课堂成为一个系列,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有效主力军。李明进在课下利用网络,通过教务系统或者微博发布下一节课要讨论并解决的问题,比如在Linux上升级firefox,让同学们在课前查找资料并力图解决问题,上课时对比各种解决方案并选择最好的,课后以最佳的方案完成。这样使得课程既能充分解决新知识点问题,又能使学生动手能力等到加强。
“团队化”的大学课堂
在李明进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更是一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开学第一课中,李明进就会将专业课学习中的班内学生按兴趣或随机分为3-5人一组,构建起任务小团队,并将课堂教学的一些内容布置成任务交给各个团队,要求队员之间必须配合和相互帮助,以使每个队员都能独立完成。
“团队化”的分组教学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学过程的多数环节都以团队作品展示活动为主,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并以团队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专业课成绩评定还应依据个人完成任务情况、纪律考勤、期末理论测试综合评定。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氛围。团队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指向,极大地消除了个人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意识,对于完成学业目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李明进还担任了2014级思跃班的导师和电子竞赛的指导教师,组建以培养学生研发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研发团队“浪尖团队”,并指导学生完成《图像识别监控》、《车牌识别系统》、《车夫》以及《人脸识别防盗系统》4个项目。其中,李明进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车牌识别系统》并成立了创新创业公司“成都齐成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车夫》并成立了成都志然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担任上述公司的技术顾问。李明进指导的项目《人脸监控识别系统》,获得了教育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银奖;而他也获得2015年学院团委举办的“寻找校园最特别的你”——我最喜爱的教师投票活动获得“最具人气”奖。
李明进认为,作为大学教师,只有放眼世界,立足课堂,不断思考,勇于创新,才能让自己摆脱“教书匠”的枯燥生活,成为享受工作,受人尊敬的知识引领者。
思考是延续的,发展是无限的,但愿我们的课堂会因像李明进这样的“双师型”教师的存在而更精彩!
(宣传策划部 宋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