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对云计算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2012年5月,在国腾集团的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正式成立!
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体制的最新产物,也是我国高校第一个本科阶段开设云计算技术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系,它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云计算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填补了我国高校本科阶段云计算技术系统化教育的空白。
一、培养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应用型高端人才
作为国内首个云计算专业系,培养方案没有现成的可参考,为此,云计算系积极调研考察,并结合专家团队的云计算研究经验及国内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基于CDIO的教学理念,根据就业岗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
在办学定位上,云计算系结合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应用型高端人才。
在办学模式上,云计算系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合作企业多年在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企业高技术人才为支撑,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产品为载体,以项目化教学为模式,以教育云平台为辅助手段,按角色、分层次,培养具有行业领先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行业需求,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所涉及的IT岗位进行梳理确认,针对高校本科阶段毕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目标,以“返溯倒推法”绘制学生能力培养路线图,再基于能力培养路线图编制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
云计算系培养方案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以云计算技术作为主线,以云计算技术偏重点不同划分多个分支,根据不同行业方向设立多种角色,按照学生基础及能力分层次培养。通过实施该培养方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可以亲身实践实际项目开发的真实过程,从而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生。
二、办学特色
(一)“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作为校企联合的成果,云计算系充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开展教学。一是利用企业云计算研究中心为专职教师提供一定的办公条件和研发环境,使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到研究中心学习和工作,并支持专职教师参与实际项目研发。二是企业云计算研发团队核心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三是利用合作企业设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课余时间和假期为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校外学习、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
云计算系“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师生的教学全过程中更加贴近行业需求,符合市场发展。这不仅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培养出一支掌握国际先进云计算技术的师资队伍,同时也为企业云计算技术研发提供后备力量,达到了以产业推进教育,教育支撑科研,科研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
(二)扩大教学边际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
一个好的培养方案只是教学这个系统工程顶层架构的理论实现,要实现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为此,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在教师队伍上,始终坚持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专职教师为主导、企业兼职教师做支撑。
企业兼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
经过几年建设,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教师团队不断壮大,现已有学术带头人1人,专家团队3人,专职教师13人,企业导师10人。教师完成院内外外科研项目30项,撰写教材3部,指导学生在院内外竞赛中获奖22项。
在教师团队共同努力下,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自编了高端核心教材,填补了国内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高校本科教学空白,创建了国内领先的集教学、实验、测评为一体的教育资源服务云平台以及全云环境的云计算基础实验室。
今年,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已经迈入第五个建设年。全系将以学生为本,继续夯实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云计算类最新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搭设交流平台,定期让专家团队、企业导师与专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既了解学术前沿,又掌握企业行情。
实践表明,要完成好教学,仅仅有一只理论功底扎实、技术能力过硬的专职教师团队是不够的。云计算大数据教学工作需要有更多人的参与,为此,云计算系在教师队伍培养过程中,提出了扩大教学边际、打造新型教师团队的思路,其核心是由系领导带领,以专职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教务老师与辅导员紧密配合,建立以专业方向为链的课程体系教学团队。
(三)在“项目制”中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云计算系学生的实践实力,是云计算系在筹建初期就明确的办学思路。从2012年9月,云计算系正式开始课程教学开始,就全面推进落实“项目制”教学,且每一门专业课程都配备一门实践课程,学生按角色参加项目实践。
云计算大数据实训实验室
云计算系主要通过三种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是夯实课堂实验。课堂实验重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掌握如何使用所学到的“知识点”;二是强化综合实验。综合实验重在强化“知识面”的应用,即:多课程、多知识节点的结合使用,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全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自己选定角色所需知识的掌握;三是参与企业项目实践。利用企业资源,将一些简单的企业开发项目利用联合实验室推送到云计算系,使学生获得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并通过企业项目的实战训练,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设基于云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云计算技术作为新兴的IT技术,在对云计算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学生来讲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教育。
云计算系网络实验室
云计算系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自主开发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服务平台。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在云环境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基于云的使用和开发习惯。教师可通过该平台发布教学课件、作业及试题,在线批改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可在该平台下载老师教学课件、在线完成作业、讨论问题。该平台还可通过作业及试卷分析,对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目前,云计算系的云计算实验室,实现了专人专机,一人多机,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追溯、可保留、可连续进行。
(五)编写专业教材填补国内空白
为加强云计算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云计算系立足学院实际,结合学生特点,编制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相关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已经完成《云计算导论》和《云存储系统》2本教材的编写,正在编写的有《大数据导论》、《云计算架构设计》、《云计算网络技术》、《云计算应用开发》4本教材,计划编写的后续教材还有《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云计算PaaS平台技术》、《大数据系统》、《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挖掘系统及算法》、《大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过去的四年里, 云计算系从无到有,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收获。在未来的水月里,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每一位教职工都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全系各项工作,努力使培养的每一位云计算专业人才“德高入云端,技高欲顶天”。
学生获2016年第六届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一等奖
附: 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专家团队介绍
(一)唐常杰教授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
●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库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
●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致力于基于基因表达式的数据库挖掘,发表了专著四部、教科书五本,研究论文两百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60余篇
●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11项(含3项组织国际会议的配套项目)、1项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
●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优秀软件一等奖两项、光华科技奖励基金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二)田军教授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神经网络计算机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成都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指挥综合数据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技术5级(副军)大校
●中国计算机学会四川省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
●发表论文1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
●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重庆通信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在军队荣获个人三等功2项,集体三等功1项
(三)罗岚教授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系 / MIT PDA博士后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
●芬兰阿托大学访问学者
●获副研究员资格、在军队曾获一等功、一等奖
●5个国际会议组委会成员、评阅人、5个国际期刊评阅人
●发表30余篇国内核心、EI、SCIE会议期刊文章、1本24万余字MIT可证安全密码学在线翻译学术著作。
●主要从事分组密码、信息安全与人工智能交叉应用研究;参加多个与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银行网络、未来互联网、物联网相关的密码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参与管理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
(四)彭光辉教授
●国家信息中心网络行为取证实验室副主任
●国腾集团艾尔普公司总经理
●近三年获得5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
●撰写《网络数据获取与协议分析上、下》两部教材
●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带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
●参与了公安部,安全部、工信部,军队,发改委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多个标准的制定工作,是工信部《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接口测试方法》、《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接口规范》三个技术标准的起草专家